首頁
1
商品介紹
2
一個精神分析師與年輕人的心理治療對話︰寇哈特的「自戀研討會」 —— 理論與案例解析3
https://www.utopie.url.tw/ 無境文化 精神分析系列
首頁 【叢書】 【生活】應用精神分析叢書 一個精神分析師與年輕人的心理治療對話︰寇哈特的「自戀研討會」 —— 理論與案例解析
75

一個精神分析師與年輕人的心理治療對話︰寇哈特的「自戀研討會」 —— 理論與案例解析

購買連結 Click here

出版日期:2024/08/20
頁數:434頁

售價 NT$ 600


一個精神分析師與年輕人的心理治療對話:寇哈特的「自戀研討會」──理論與案例解析

原文書名:The Kohut Seminars On Self 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 with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英文編著:米莉安.埃爾森(Miriam Elson)
譯者:王依凡、林俐伶、林詩淳、洪智盈、張志豪、蔡涵茵、謝宛霖
出版:2024/08/20
定價:600


◎購書◎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3228
金石堂: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2011771515950
誠品: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2030392682595328004
讀冊生活:https://www.taaze.tw/products/11101040303.html


★系列演講聚焦在大學校園裡接受治療的青春期及成人前期的年輕人,寇哈特與提報者來回討論,在理論與臨床經驗中,即時辯證。
★寇哈特的理論對於我們思考自體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這本書畫龍點睛地彰顯出那些理論在臨床上的運用

………………………………………………………………………………………………………

海因茲.寇哈特(1913-1981)
  維也納大學醫學院畢業。二戰期間到了美國之後,在芝加哥大學接受神經醫學與精神醫學的訓練,終身在那裡講學,直到1981年逝世。他從「芝加哥精神分析學會」完成他的精神分析師訓練,參與學會,講課、研究、培育,寫了《自體的分析》與《自體的重建》兩本書,成一家之言。寇哈特於1964-65年間擔任「美國精神分析學會」會長,於1965-73年間擔任「國際精神分析學會」副會長,也用了十年時間(1971-81)與同事們共同負責過佛洛伊德檔案(the Sigmund Freud Archives),一生工作,各學院榮譽之名追加不斷。

  海因茲‧寇哈特的理論對於我們思考自體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這本書畫龍點睛地彰顯出那些理論在臨床上的運用。

  這些研討會聚焦在大學校園裡進行的治療工作,對象主要是處於青春期後期以及成人前期的人,本書提供讀者一個非平行的機會去研讀寇哈特的臨場思想,他從臨床材料穿梭到理論思維,然後又回到臨床材料的工作歷程。在前面幾個章節做自體心理學的論述之後,後半段每個臨床章節都會先以一個個案報告呈現,報告人是當年那個系列研討會的參與者,這些案例報告提供的基礎材料使得寇哈特能夠深入地進行臨床議題之探討。

  閱讀此文本,讀者可以發現寇哈特對待個案報告者的反應是即刻,而且一貫地維持一種貼心的態度,從這裡即可追溯到自體心理學的基本概念是如何出現的。尤其,寇哈特使用非常多的臨床上的例子,去說明自體客體的獨特功能,運作於從孩子轉而至成人生命的心理歷程。埃爾森的筆記特別有助於點出寇哈特於此之回應與他後來的理論論述之間的主要連結。

  那些對自體心理學有興趣的人以及和年輕人工作的專業人員,不管是心理治療師、老師或是在社區裡工作的人,都會被寇哈特敘述他如何抵達臨床與理論的論述之卓越的才氣所折服,並感到充實。

………………………………………………………………………………………………………

作者簡介:

  • 英文編著

    米莉安.埃爾森(1909-2009)
      美國臨床社工教育的推廣暨領導人之一。埃爾森從西北大學的大學部及研究所畢業,後來在芝加哥大學任教多年,以深刻的人文精神與精準的學術思考,致力於精神分析思想於社工臨床工作上之教學、訓練與書寫,使得美國社工與一樣在做心理治療的精神醫學、心理學三大領域平等交流,相互學習。埃爾森編輯此書,促使寇哈特的風格及精神分析思想,能夠擴展至臨床社工以及其他的心理專業場域。
  • 中文譯者

    王依凡
      臨床心理師,對心理治療以及身心靈整合感興趣,相信看見是療癒的開始,願能結合所學喚醒內在的自癒力量。

    林俐伶
      國際精神分析學會及美國精神分析學會認證精神分析師,現任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長,訓練督導分析師,有幸找到了喜歡的工作,而且有伴同行。

    林詩淳
      臨床心理師,擅長成人心理治療,享受在治療室內與個案的探索工作,一同於情緒浪潮中思考人生問題的不同可能性。

    洪智盈
      臨床心理師,在臨床的現場聽見許多生命故事,喜歡精神分析認識與理解人的方式,希望以此相遇相伴每個到來的靈魂。期待此書能陪伴每個歷經碰撞的青春期。

    張志豪
      長期受督導與分析治療,讓我重新體驗長大這件事,成長過程中好奇自己是重要的,當人也開始好奇自己時,成長的旅程就開始了。現任新北學諮特聘督導與諮商所心理師。

    蔡涵茵
      臨床心理師,熱愛心理治療,語言的邊界是思想的邊界,能夠想像的世界魔法才能發生。這本書拓展了自我的邊界,讓我們擴大對心智世界的想像,而且還能有愛。

    謝宛霖
      喜歡與人一同探索、玩味內在自我的臨床心理師,陪伴認識與理解不同部分的自己,在心理叢林裡一起冒險探尋。

………………………………………………………………………………………………………

 

目錄:

推薦序 伊莉莎白.寇哈特

英⽂編者序 米莉安.埃爾森

永恆的奮戰—寇哈特堅持科學與民主的態度 林俐伶

第一部分 理論篇

第⼀章:對⾃戀的價值判斷

第⼆章:⾃戀與客體愛的分離發展路徑

第三章:⾃尊形成的早期階段

第四章:同理的環境和誇⼤⾃體

第五章:建⽴調節⾃尊的⼼理結構

第六章:會欣賞⼈的⾃體客體與被理想化的⾃體客體

第七章:內化價值、理想和⽬標的獲得

第二部分 案例解析

第八章:為了調節自尊,對仰慕他⼈有如成癮般的需求

第九章:⽣理症狀作為⾃尊需求的迴響

第⼗章:更進⼀步理解轉變時期身體症狀的出現與消退

第⼗⼀章:與家⼈分離,同時為實現理念和⽬標⽽努⼒奮⾾

第⼗⼆章:拓展同理性的理解與分享的態度

第⼗三章:同理⼼在培養⾃尊和恢復主動性中的功能

第⼗四章:對脆弱性的情緒體驗理解

第⼗五章:理想化的移情(感恩)以及其在⼼理結構建構時的角⾊

第⼗六章:由⾃我主導⽽採取⾏動與⾏動化之間的區分

第⼗七章:剽竊作為⾏動化

第十八章:自尊與理想

索引


………………………………………………………………………………………………………


英⽂編者序


  要為⼀個傑出卓越、天賦異稟的⼀代⼤師編輯系列演講內容,我註定是要在他的⼜語語⾔的詛咒下⼯作。我試圖琢磨,如何使這些⽂字精煉出他的個性風采,並將其誠摯地呈現給讀者︔然⽽,那在現場⾔說的,可能以各種⽅式再加以闡述,才能讓聽者吸收到論理過程中的細緻差別。對於那些只是要再看⼀段曾經被說過的話,或者是要讀個⾦句的讀者,這⼯作對他們⽽⾔可能會是沒有必要的侵擾。從聽錄⾳帶開始⼯作的我,⼀直試著要留住那些演講現場參與者們的感覺:探索⼈⼼的發現感、⼼有靈犀的互換、熟稔地思慮各種複雜理論的過程,或是希望在未來有更多的學習研究以達到某種精通的狀態。

  ⼀年裡⾯有九個⽉的時間,海因茲.寇哈特醫師會去芝加哥⼤學的學⽣⼼理衛⽣中⼼,與⼯作⼈員分享他豐富拾穗的精神分析臨床經驗與研究⾃戀的⼼得。他當時正在完成他的⼀部專著,後來出版了,是為《⾃體的分析:⼀種在精神分析式治療中,以系統化的⽅法與⾃戀型⼈格障礙⼯作》。他的理論⽤到我們與學⽣的臨床⼯作中似乎特別地相應。

  許多來到我們⼤學的年輕⼈都是在某些領域具備傑出成就的佼佼者,他們的未來似乎被許諾了某種偉⼤將要發⽣,⽗母、師長和朋友們都⾸肯著他們,覺得他們是可以的,是會成功的。他們來到了這個新的⼩社會,他們期待繼續地擁有那樣的肯定,滿⾜那個他們早已預備許久的命運對他們的期待。與其他預備良好的學⽣競 爭,突然間打斷了他們原先能⼀直連續擁有的肯定,他們被迫要重新整理他們的感覺、重新思考⾃⼰以及他們的前途。這樣的事情既發⽣在成績持續表現很好的學⽣身上,也發⽣在⾃身程度與⼯作能⼒準備得不如校⽅預期的學⽣身上。這些學⽣深深受苦於⾃信的喪失,他們懷疑⾃身的價值,也對長久以來所珍視的⽬標之價值懷疑了起來。他們抱怨感到空虛、感覺不到愛,⾃⼰無能回應他者,他們可能經驗到嚴重的憂鬱,有令⼈非常難受的夢境,沒有活⼒、動不了或者慌亂地亂做許多事,他們也可能會有痛苦的身體症狀。總之,受到⽣命轉換期的衝擊,他們的⾃尊承受著⼼理疾病的折磨,岌岌可危。

  雖然社交的⼒量使得很多扭曲⼈性成長的僵化東西鬆軟了下來,但於此同時,卻又弱化了⼀些原本⽀撐著那個個體成長的⽀持⼒。雖說⼀個⼈要有很⾼的能⾒度,他的需要都能很充⾜地被在意著的情況是史上少⾒的,但同時間,他們的危機是這個個體倏然要⾯對著⼀種全⾯性的⽣存威脅,少有的感覺到,得認真去檢視他的內在⽣命,⼀切竟是如此枉然。

  學⽣們相當敏銳地感覺得到這樣的悖論,研究⾃戀的角⾊在年輕⽣命中發⽣的平衡與失衡,為我們提供了⼀個去了解這些年輕⼈的向度,那份了解,得以釋放他們⾃由,讓他們能夠為了他們⾃⼰以及這個社會,去創造、去鍛鍊他們⾃⼰的理想與⽬標。⼀個個⼈的成長與其變遷,對⼤的社群及國家總是有著廣⼤與長⾜的影響,出現的領導者,儼然變成未來的象徵。

  年輕的男男女女從進入⼤學的第⼀年到拿到他們的博⼠學位,期間經歷了各式各樣的轉變期,與內在的需求和外在之⼒相抗衡,這些過程嚴重地測試著他們的⾃尊,以令⼈不安的侵入之姿,威脅著他們原有理念、價值觀系統與⽬標。⼤部分的學⽣可以完成這些轉變的任務,雖並非未經歷困難與痛苦,但可以帶著增強的⼼理能⼒、強化了的⾃尊感、價值觀與引領他的理念的擴充,對於⽬標有著更清晰的鋪陳。不會變得被吞噬或被壓迫,他們看起來可以移動於有效能的學術⼯作與其他⼈⽣中會有的豐富愉悅經驗之間,那些經驗包括,談戀愛、友誼、⽂化活動與體能運動,或者就是簡單的玩樂,就算他們真的變得深深地感到難受,看起來他們還是能夠⽤⼀些⽅法去重建他們的平衡。

  是什麼可以讓我們區辨這些年輕⼈和那些在⼈⽣中各個領域,⼯作、家庭、朋友或⽇常活動,都極度不滿的⼈的不同呢︖為什麼有些學⽣無法調節內在驅⼒與外在要求,選擇蝸居或參加⼀些會讓他們遠離⾃身的活⼒、或能夠探討社會問題的解決之道的團體︖

  為了和我們⼀起想這些問題,寇哈特⾸先⽤他的理論呈現⾃戀的本源、它發展的軸線以及它在年輕⼈⼼理世界的變遷。討論完理論之後,精神科醫師、社⼯和住院醫師們報個案並且有綜合討論。基本上,案例的選擇是隨機發⽣的,他們呈現的是較輕微的混亂,因為他們也是處在較輕微的失衡狀態中,我們能夠從系統的轉變這件事上研究得到。

  有⼈可能會質疑:運⽤在⾃戀型⼈格障礙的精神分析式治療,能夠提供給⼤學、研究⽣的⼯作有⽤的臨床⼼得嗎︖與這些年輕男男女女⼯作時,他們有種特別需要幫忙之處是,他們極有傾訴之需,就算是長期習慣於孤獨與隔離環境的個體亦然。他們 被剝奪了家庭和熟悉環境的特別⽀持,⾯對著成為⼀個成年⼈的過程中,對他這個個體持續增加的功能上的要求,他們感覺特別地敏感,所有他們看⾒、讀到跟經驗到的,無論是在現實⽣活或夢中,都讓他們聯想到他們早期發展歷程上的經驗,在這個時間點上,很明確的,他們有著急迫的求助需要,⽽且,他們渴望讓 ⾃⼰得到幫助。他們⽣命經驗的新鮮度、回憶裡的⾼情感濃度以及他們⼼理意象的豐富程度,都使得他們能夠在相對短期的⼯作中收穫匪淺。

  當然,這其中有很多年輕學⽣有較嚴重的情緒困難,需要長期的治療,⽽有些⼈甚至是得要離開學校,將治療視為⾸要之務處理。然⽽,在這所有的演講中,寇哈特從來都不讓我們覺得我們的⼯作⼼得是由短期的⼯作得來的就沒那麼有價值︔相反的,他讓我們在聆聽他的理論對⼈性組織內涵的深且廣的了解時,感到被包括 在他的話語與思想之中,他像⼀個同事⼀般地跟我們分享他複雜的臨床經驗中的困難,⽽且他擴展了我們看⾒⼈會努⼒想要追求健康的視野,這種觀念通常會被貼標籤為,是不成熟的性格才有的天真想法。作為⼀個演說者、⽼師、貢獻者,他的願望是刺激某些思考過程的發⽣,提出的主題是為了開放讓我們⽤⾃⼰的經驗去思考討論,就像現在要呈現給讀者也是⼀樣的。於是,在這字裡⾏間的溝通,我們僅需碰觸到某些表⾯的經驗框架,以喚起讀者能有類似的,被刺激出來的感覺或想法內涵。

  這些系列演講所要貢獻的內容,主要是要了解⾃戀的本源、它的成長、它在⼈⽣長路中的型態與變化,作為我們⾃信的來源與引領我們的理念和價值觀,⾃戀在我們與他⼈的關係中的複雜角⾊,以及它與其平⾏的客體愛之發展的關係,豐富的內涵在這架構中細緻地被討論著,具體來說,寇哈特研究的臨床材料以及研討會參與者的案例⼯作素材,照亮了整個理論說明的過程。

  海因茲.寇哈特這個系列的演講與研討會至今已過了⼗幾年,期間,我最初也編輯了〈⾃尊與其理念:⾃戀的發展與它在青春年少時的變遷〉[1],然⽽,它們對於更深入理解年輕⼈的相關性只是有增無減,不管是在⼤學裡要確認⾃⼰的技能、天份和專業價值的學⽣,還是已不是學⽣⽽是在社會上,在⼯作的世界中,尋找其價值 的年輕⼈。

  在他1981年過世之前,寇哈特多次地反思他諸多的出版⽂章,持續地發展並擴⼤⾃體⼼理學的基本概念。其他⼈也從他的⼯作中追蹤他理論發展的軌跡,最值得⼀提的就是保羅.奧恩斯丁在他編輯的《⾃體的探詢:海因茲.寇哈特選集:1950-1978》(1978)那套書裡所寫的序⾔。然⽽,這⼀系列研討會的獨特價值在於它們提 供了⼀個看⾒寇哈特的思想如何⾃然⽽然地⼯作了起來的機會,他從臨床經驗⾛向理論建構然後再回到活⽣⽣的臨床經驗,讀者們可以讀到他很仔細地檢視許多早已建構完善的概念,確認它們的可⽤性仍然是有潛⼒的︔有時候,因為從他的⼯作當中得出了那些概念,已經無法為⼈們的⾏為與感受狀態指引⼀條明路的結論,因此,他很遺憾地會需要揚棄它們。類似的,本書也可以讓讀者們讀到他同理模式的觀察,他去看⾒⼀個⼈作為⼀個整體的能⼒,然後再去考慮症狀式的⾏為奮⼒地,即使無法全⾯地,也企圖要去調節⼀個⼈的⾃尊,去建⽴關係,去找到並追求有意義的⽬標。

  當我們追溯⼀個⼈到早期嬰孩狀態時,我們可以感覺得到寇哈特說的⾃體的概念的存在,它在童年早期的凝聚以及到成年⽣活時持續維繫的情況。他說明了⾃體客體的獨特功能,從青春期到成年間的轉變,透過臨床案例的報告,從⾃體/⾃體客體⼼智關係的複雜模型當中發現其蘊藏的治癒⼒,那兒有個案曝露出來的鏡映以及理想化的需要被回應到的可能,於是也有新的⾃體客體經驗的機會。他進⼀步地說明,當⼀個個體於追求他的⽬標且尋求掌握其新任務時,這些⾃體客體功能會轉換成⾃體功能。我在註腳裡已經提醒讀者們可以閱讀相關的寇哈特晚期的⽂章,因為是晚近的,因此更有他前衛性的思考,⽽這些研討會的內容則是那些思想的幼蟲體,為了避免⼲擾研討會討論的流動感,註腳已刻意地簡短。

  再⼀次地,我要說,在準備這些研討會⽂稿出版的過程中,我得到伊莉莎⽩.寇哈特最多的協助,她是我多年的同事、珍惜的⽼朋友。只有為了⽂章清晰的⽬的,我有做了⼀點點微⼩的修改,讀者在研讀寇哈特這些⼜語的話和他形容他如何抵達臨床及理論構想的過程的卓越天賦時,可以有機會去觀察⼀個有天份的學者、理論 家以及在⼯作的精神分析師。


[1]原註:本書版權定於1974年,⽂本提供給研討會的參與者︔還有保羅.奧恩斯丁醫師於1975-76年間在⾟⾟那提醫學中⼼精神醫學部,給予他們的臨床教師與⼈員專業學習使⽤︔其餘的則是有芝加哥精神分析學會裡的講師與⼈員在使⽤


⽶莉安.埃爾森
芝加哥,1987

 
162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