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無意識的陰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Unconscious)
假如我們必須用一句話來涵括精神分析的精髓,
那毫無疑問就是「無意識」(unconscious)。
依照佛洛伊德建構的拓墣模式,無意識被當作一個心智空間,
充斥著許許多多不為意識層面所能容忍的暗黑素材,
諸如:性、慾望、衝動、暴力、嫉妒等等,
這些部分早在孩童時期就以原始樣貌存在,
部分經由自我潛抑被迫暫時禁錮於此,
卻不時誘惑、騷動著不安的心靈。
當佛洛伊德殘酷地宣稱自我並非當家作主
(the ego is not master in its own house),
支配人們心智活動的原來不是意識,而是無意識,
這樣的覺悟對於人類顯然是個嚴重的自戀傷害。
無意識,特別是其中的死亡本能,化身成不同的面貌,
透過不同的途徑,無所不在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讓我們無所遁逃地被遮蔽在它的陰影當中。
然而,我們果真對此毫無知覺?還是半知半覺?
還是我們即使知道也無力阻止命定的悲劇發生,
如同伊底帕斯即使知道神諭,終究走上弒父娶母的不歸路?
我們在診療室中賣力地與躺椅上的個案工作,
日復一日,將個案潛抑在無意識狀態的種種心理衝突
有意義地連結到意識層面的種種症狀;
過去幾世紀以來,詩人、作家、哲學家、思想家、
以及各類表達藝術工作者,
卻早已在他們的創作中將無意識的存在視為已知的事實(known fact),
盡情恣意地在各自領域中把玩著,
以不同面貌遺留下班班可考的無意識的痕跡,等待我們一起來探索。
點入看:課程內容介紹